“囤旅游”双赢才会真香

来源:行业动态 日期:2023-11-20 15:56:02 浏览量:15次

  这个“双11”,你“囤”旅游了吗?从各大平台发布的“战报”来看,花了钱的人旅游类产品似乎挺买账,包括“随心飞”、公务舱卡等在内的机票次卡、酒店套餐通兑券、大型主题乐园和景区门票、线路旅游套餐等都卖得不错。不过,这些大多属于预售服务类产品,究竟赚到“真金白银”几何,还得看消费者的核销情况。

  大概10年前,旅游类产品开始步入“双11”大促品类,广泛引起市场关注则是最近几年的事情。特别是疫情期间,价格实惠,打出“先囤货、后预约、随时退”旗号的旅游服务产品不仅热销“双11”“618”,还频繁出现在各类直播间,成为主流旅游消费模式之一。虽然不确定能去哪儿、何时去,但不妨碍消费者先把羊毛薅下来,让向往远方的心有个寄托。不消费随时退的条款也让我们消费者不担心蒙受损失,大幅度的降低了消费者下单旅游服务时的决策门槛。商家对这种促销方式也很积极,在行业承压阶段,预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回笼资金、售卖远期库存,尤其对于受挫严重的中小商家,预售意味着服务未来的可能,对稳定商家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旅游市场快速复苏,“囤旅游”还香吗?从“双11”数据能够准确的看出,商家参与度广,可“囤”的产品涵盖酒店、民宿、机票、门票、邮轮、租车等各个细致划分领域;花样繁多,光机票就有“盲盒”、多次卡、公务舱卡等多种选择,能够很好的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用法灵活,套餐往往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多次连用或拆分使用……可见,商家依然看重这种经营销售的方式,一来能增加曝光率,二来把部分远期库存打包成套餐预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实现更精细化的库存运营管理,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和淡季经营收益。

  至于消费者愿不愿意“囤”,“囤”了愿不愿意用,主要根据两方面:一是产品的性价比。现在的消费者很理性,会参考各个平台的正常价格,计算促销套餐是否划算,花里胡哨的噱头越来越难以迷惑消费者。二是服务满意度。预售类产品有一些通病,比如可选的兑换日期有限,周末、节假日需要加价兑换;部分权益被限制,如不能叠加会员积分、在就餐等环节被区别对待;消费者看重的“不消费随时退”条款暗含猫腻,消费者明明不知情,预售产品却被“隐藏”条款自动激活导致没办法退款……恐怕这些不方便、不舒服、不磊落,会让我们消费者“囤旅游”的兴致打折扣。

  “囤旅游”是一种经营销售的方式的创新,它能不能在拉动旅游消费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要看产品有没有新意、服务有没有诚意,能不能够实现商家与消费者“双赢”。当然,也期待正在寻求高水平发展的旅游业,有更多顺应游客结构和出游习惯变化的全新经营销售的方式不断涌现。

上一篇:映象新闻
下一篇:《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加强旅游服务的品质监管提升服务的品质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